深紫外固态激光器应用,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原理

深紫外固态激光器应用,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原理



深紫外固态激光器应用,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原理



3月6日,中科院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深紫外固体激光源尖端装备研制项目通过验收,验收委员会对此进行了评价。自2008年启动以来,深紫外固体激光源尖端装备研制项目进展顺利,不少仪器已初步应用于前沿科学研究。 KBBF(KBe2BO3F2)晶体由福建省物理研究所研制。其最宽的透光范围在0.155-3.5m之间。经实验验证,可利用六倍频效应产生177.3 nm深紫外激光。

KBBF晶体是目前唯一可以直接倍频产生深紫外激光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在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领域,是继硼酸钡、三硼酸锂晶体之后第三个国产非线性光学晶体。耦合技术(中国、美国、日本专利),率先开发直接倍频产生深紫外激光的先进技术。随着光学元件加工技术的日益成熟,紫外波段不再局限于355 nm、266 nm和213 nm。

1、深紫外固态激光

目前,中科院已获得中国、美国、日本三国的棱镜耦合装置专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研制出实用、精准的深紫外固体激光源的国家。因此,Nd:YAG激光器具有效率高、性能可靠、易于小型化、光束质量好、功率稳定性高等优点,使其成为当前激光二极管泵浦全固态激光器的首选激光增益介质。

2、深紫外固态光源概念股

据介绍,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中科院已启动相关设备的产业化开发,并逐步推向市场;在财政部的支持下,已启动二期工作,将研发六项国际领先的仪器设备。继续推动深紫外技术深入发展。由于其特点和优势,紫外激光目前主要应用于打标、复合材料切割、钻孔、精细加工等领域。

3、深紫外固态激光器应用

晶体-光源-装备-科学研究-产业化,深紫外固体激光光源尖端装备研制项目打造了自主创新链,覆盖了从提出原创科学理念到实现应用成果的完整科学价值链,为学科交叉提供基础。原创重大科研装备创新的广泛性、跨度、探索性、工程性积累了经验,也为中科院各业务管理单位的合理分工、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提供了典型样本。科学。并全面开展新型深紫外激光科研装备开发和学科应用研究,使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深紫外固态激光器概念股

深紫外技术及装备在物理、化学、材料、信息、生命、资源环境等学科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由于紫外激光波长短的特点,可以被大多数材料很好地吸收,在激光材料加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相干光探测、先进制造、环境监测、材料加工与处理、超高密度存储、光通信、生物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因此全固态紫外激光器已成为研究热点受到国内外光学研究机构的认可。的关键.

但国际上尚未研制出能够将激光光源缩短至深紫外区的晶体,也无法制成实用、精密的仪器设备。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yyjszzs.com